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增强文化自信,加强民族团结意识,外国语学院师生于10月16日赴东北民族民俗博物馆开展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实践活动。
师生们依次参观了红山文化、高句丽王城等不同的展区,那一个个有关民族形成分布演变的展区,叙说着东北地区不同民族的历史和民俗。帮助大家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了东北地区的民族文化以及蕴含的民族特色。
东北民族民俗博物馆拥有4万余件藏品,有实物、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其中包括各个族别的赤铜青铜器、竹编(如:簸箕、筛子、箩床)、刺绣等各类手工艺品、衣帽鞋袜、饰品和少数民族的读物,展示了东北地区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习俗等各个方面。这些展品不仅数量庞大,而且种类繁多,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观察文物,品味艺术,了解历史。经过二千多年的发展,经过无数次的分化与聚合,到了近现代,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十几个少数民族并存的局面。广大师生深入了解到农耕文明勤劳质朴、崇礼亲仁、海纳百川、敢拼会赢的民俗精神,共同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此次实践活动为学院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有助于民族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大家纷纷表示,未来会把优秀的东北民族民俗文化精髓融入到日常学习生活中去,争做新时代民族团结的倡导者与实践者。
初审|王涵
复审|孟佳彬
终审|齐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