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加强学院教师申报高水平社科项目的能力,11月3日,学院邀请东北师范大学金胜昔副教授来院做了题为《有物、有理、有力——社科基金申报的经验与反思》的学术讲座,学院全体教师及在校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
讲座中,金胜昔博士就社科项目申报过程中的选题锚定、申报书撰写、论文成果写作进行了经验分享,具有很高的启发性、专业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报告中通过阐释科研的定义与类型,立足“翻译中国”的紧迫性与必要性,结合近几年国社科翻译项目立项数据,金胜昔博士首先提出科研选题要做到“研之有物、研之有理、研之有力”的观点,并结合实例进行阐释;接着,金胜昔博士又结合一些高水平项目的中标样本,说明如何在申报书撰写方面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力”,并强调这一过程要做到多修改、多审校、多研讨。最后,金胜昔博士提出论文写作要坚持“多读、多思、多写、多听、多改、多投”,做高质量且有现实意义的研究。会后,金胜昔博士耐心解答了老师和同学们提出的相关问题。
本次讲座厘清了社科项目申报过程中的重点议题,帮助学院师生进一步明确了如何锚定适切选题,如何采取科学研究路径,如何高质量撰写申报书等相关重要事项,对我院未来高水平社科项目的成功申报具有积极指导作用。
金胜昔副教授系英语语言文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翻译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翻译文化研究会理事,美国凯斯西储大学访问学者。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2项,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在Frontiers in Psychology(Language Sciences), 《外语教学与研究》等SSCI或CSSCI级别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1部,参编专著1部。多次受聘担任“外教社杯“吉林省赛区外语教师讲课大赛评委,吉林省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评委,全国口译大赛吉林赛区评委。
供稿:外国语学院 撰稿:王上 审核:张海龙 编辑:郭文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