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首页
  • 学院简介
  • 发展历程
  • 领导团队
  • 机构设置
  • 师资队伍
  • 学科介绍
  • 组织机构
  • 党建动态
  • 发展党员
  • 网上学习
  • 群团活动
  • 党建制度
  • 专业设置
  • 公共外语
  • 培养方案
  • 一流课程
  • 教学管理
  • 文化体验
  • 招生信息
  • 导师介绍
  • 培养工作
  • 管理文件
  • 科研动态
  • 科研项目
  • 学工动态
  • 学工队伍
  • 团学组织
  • 学团荣誉
  • 规章制度
  • 合作项目
  • 外事活动
  • 教师专区
  • 学生专区
新闻通知
学院新闻
通知公告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通知 >学院新闻 >
外国语学院举办教师科研素养提升系列讲座- 翻译研究选题:五个结合、七个意识、一个“捷径”

为持续深化有组织科研工作,推动学术研究高质量发展,6 月 27 日,我院特邀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威教授开展了一场主题为 “翻译研究选题:五个结合、七个意识、一个‘捷径’” 的专题讲座。此次讲座作为我院教师科研素养提升系列讲座的第九场,由赵爽老师主持,不仅吸引了我院众多师生踊跃参与,还得到了全国其他高校师生的广泛关注,线上参会人数突破 300 人,学术交流氛围热烈浓厚。

讲座伊始,张威教授便以深厚的学术功底,系统阐释了翻译研究选题的逻辑起点。他着重强调,开展翻译研究,必须以明确的研究问题与合理的假设作为坚实基础。其中,研究问题应锚定对翻译现象本质的深度探索,致力于挖掘翻译活动背后的内在规律;而研究假设则需聚焦对变量关系的预设验证,通过严谨的学术推导与实证研究,揭示翻译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随后,张威教授结合丰富详实的实际案例,对“五个结合、七个意识、一个捷径”这一核心方法论进行了鞭辟入里的解析。所谓“五个结合”,即感性经验与理性分析相结合,既要珍视在翻译实践中积累的直观感受,又要运用科学理论进行深入剖析;自我中心与他者视角相结合,在坚持自身学术立场的同时,也要善于从不同文化、学科视角审视翻译问题;微观本体与宏观体系相结合,在关注具体翻译文本与现象的基础上,构建整体性的学术研究框架;系统钻研与开拓创新相结合,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前提下,勇于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学术自由与社会价值相结合,确保学术研究在保持独立性的同时,能够服务于社会发展需求。“七个意识” 涵盖经验意识、问题意识、对比意识、学科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与方法意识,为研究者提供了全面的思维指引。而“一个捷径”--复制性研究,并非简单的重复,而是通过对经典研究的重新验证与拓展,推动学术研究的深化与创新。在讲座尾声,张威教授对该选题方法论在构建翻译研究学术体系中的重要意义进行了系统总结。他再次强调“题好文半”这一学术研究的核心理念,明确指出优质的研究选题必须兼具问题导向与创新潜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取得有价值的成果。

互动环节中,参会师生热情高涨,纷纷围绕翻译研究选题中的困惑与疑问积极提问。张威教授凭借丰富的研究经历与对学术前沿动态的敏锐把握,逐一进行了详尽回应。其解答既蕴含深刻的理论内涵,又具备极强的实践指导价值,为在场师生开拓了全新的科研思路。

此次讲座作为外国语学院科研素养提升系列活动的关键一环,其构建的系统性方法论框架与传递的跨学科思维理念,将持续发挥积极作用,助力师生在后续的课题申报与论文写作实践中取得突破。同时,也为学院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学术影响力注入了强劲动力,有力推动我院在翻译研究领域迈向新的高度。

撰稿:甘诗琪

初审:于淼

复审:王欣

终审:齐丹


版权所有:长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